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科技创新>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2019-10-27 来源:环宇视展责任编辑:Jesse浏览数:851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科技创新-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创人机共工新局

在伺服控制与机器视觉技术发展下,工业机器人的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已普遍应用于上下料取放、焊接、组装,并可导入视觉进行自动化 检测,近年来,协作型机器人(Collaborative Robots)与相关支援技术逐渐出现在市面上,标榜可和人类互动工作、完成弹性制造需求,全 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制造厂商KUKA、ABB、FANUC、YASKAWA皆有推出相关产品。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在工厂生产线上,因其快速、不具备与人体安全互动的因素,需以围栏隔开机器与人员。然而,从近年的国际大展均可发现 有安全功能的机器人成为焦点,也就是一旦有外力触碰到机器人,机器人会马上停止动作,确保人身安全。

例如2019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在最受瞩目的智慧制造核心创新应用展区,就有许多形式的人机协作的智慧制造应用方案,包括:透过工作台上 方的摄影机与投影机侦测人类动作,当动作结束后再以机械手臂自动接续后面动作,以达成人机协作的效率与安全;或是让机器人学习人类思 维、应对,达到制程改善、效率提升与机器人操作简易化之效。

为确保周围人类的安全,目前协作型机器人有动力和力量的限制。有效荷重愈高,机器人运作的速度越慢,以便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避 免碰撞而受伤。目前的协作型机器人大多不超过10公斤有效荷重,约5公斤的荷重是协作型机器人产品的主流,针对汽车暨零组件制造业,预 估国外厂商和台湾达明机器人公司都将在未来陆续推出10公斤级以上的协作型机器人。

人机共工下的机器人,首要的安全系统就是需有碰触立即停止的功能,反应时间可达毫秒等级,触觉技术在符合ISO10218、ISO/TS15066的标 准下,协助工业机器人以最低成本变成协作型机器人,并持续拥有原本工业机器人快、稳、准的特性。有几家国内外公司发展感测技术来加值 工业机器人产品的安全性,例如BOSCH的APAS(Automatic Production Assistants),可利用红外线感测来侦测碰触,Blue Danube Robotics 的AIRSKIN,利用压敏电阻感测,而由工研院机械所衍生的新创公司,原见精机的Tactile Sensing,则利用触觉剪力来感测。他们的特色是透 过感测、人机交互等技术与机器人控制技术融合,机器人能与人并肩工作,消除人机之间的隔离防护。

机器视觉也是发展重点之一,机器人与摄影镜头相结合,可执行各式各样的物件辨识与抓取,嵌入式视觉是将电脑视觉应用在机器上,能够以 视觉来瞭解周围环境,边缘运算的应用更是趋势,因具有分散式处理能力,可支援行动运算和物联网,不仅机器人本身可以处理资料,也可透 过内建的电脑或伺服器来处理资料,不必传输到资料中心。

国际机器人联盟公布2018年全球工业机器人装置量统计资料,全球工业机器人装置量为38万4000台,比起2017年仅成长1%,主因是2018年中 国汽车销量呈现28年来首次下滑,以及2018年全球智慧型手机销量下降5%,导致电子产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减少,加上2018年第三季的美中 贸易战导致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制造业自动化投资呈现减缓或观望,机械设备投资急转直下。

迄今为止,协作型机器人的部署主要为中小型企业,2018年协作型机器人的市场规模约4亿美元,较2017年仅微幅成长。由于协作型机器人的 需求非常多样且分散,美中贸易战打打停停,制造业保持观望态度,预估2019年全球市场规模会较2018年减少。

机器人是工厂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功能不断提升,执行上会更精确、程式的编写更容易,机器人不仅可快速学会人们所赋予的指令,人 员也能安全地操作,协作机器人结合人工智慧、人类智慧、感测能力,建构资深技术操作人员技能的传承,当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慧相结合之 后,机器人就不再被固定在安全工作地点内,而是可以和人一起协同工作,这是将来机器人最本质的特徵。

Booking.com
本文导航:
  • (1) 全球市场规模预测与技术发展趋势-协作型机器人
打赏

相关阅读:

科技创新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担心5G损害健康 数千人瑞士首都伯恩示威抗议
阅读下文 >> 产业转型升级 瞄准智慧制造 机器人三大趋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368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