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中国模式失败!印度「大饼」不好吞 外资脱身更难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机械制造>复制中国模式失败!印度「大饼」不好吞 外资脱身更难

复制中国模式失败!印度「大饼」不好吞 外资脱身更难

2025-09-27 来源:华尔街日报浏览数:20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印度在2023年正式超越中国大陆,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挟着庞大的劳动力与潜在的巨大消费力,印度的人口红利吸引外资投入设厂。然而,尽管印度想要复制中国模式,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是《华尔街日报》近期却在报导中大泼冷水,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的惨痛经历为例郑重警告:在印度创业不易,想要脱身更是难上加难!

18SZ图片处理

印度在2023年正式超越中国大陆,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挟着庞大的劳动力与潜在的巨大消费力,印度的人口红利吸引外资投入设厂。然而,尽管印度想要复制中国模式,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是《华尔街日报》近期却在报导中大泼冷水,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的惨痛经历为例郑重警告:在印度创业不易,想要脱身更是难上加难!

通用汽车的惨痛教训

18SZ图片处理

对通用汽车而言,退出印度市场可说是一段充满波折的漫长征程。《华尔街日报》指出,通用汽车早在2017年就停止了在印度的汽车销售,并于2020年宣布将关闭位于这个南亚国家的最后一家工厂。但是却直到去年才算大致上从印度脱身。

分析师表示,退出印度是通用汽车缩减全球业务版图、聚焦高利润市场战略的一部分,也就是缩减亏损的国际业务,以便投资于电动车领域。法律文件显示,通用汽车在印度营运的20年间,亏损超过10亿美元。

18SZ图片处理

其实,通用汽车几乎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重重麻烦,被一系列员工诉讼与税务问题所困扰。举例来说,在2021年,通用汽车一家工厂大约1100名员工拒绝接受公司自认优渥的遣散方案,反而发起了一连串的诉讼,指控通用汽车违反了劳动法和薪酬规定。

印度法律规定,通用汽车在解雇工厂员工后,除了公司提供的遣散方案之外,还需要向员工支付大约1年的薪资作为补偿。一家法院甚至裁定,在纠纷解决之前,通用汽车必须继续向员工支付一半的薪资,不过通用汽车对该裁决提出了上诉,最终胜诉。

18SZ图片处理

通用汽车的前印度员工关系部主管加翁卡尔(Prajot Gaonkar)表示,「我们当初完全没有料想到事情从一开始就这么糟糕。当时的情况太过疯狂,简直不可理喻」。

通用汽车位于印度西部浦那(Pune)的工厂于2020年12月停产,并提出关厂申请。可是马哈拉什特拉邦劳工部长迅速驳回了这项请求,声称通用汽车有能力承担亏损并且东山再起。然而,工厂工会拒绝与公司协商,并且不断向法院提交请愿书。

18SZ图片处理

加翁卡尔直言,工会的对抗态度尤其令人震惊,因为公司不但数十年来与员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次提出的资遣方案也相当丰厚,包括员工每服务1年,就能获得110天薪资补偿。

然而,工会并没有同意,反而要求通用汽车要么重新开放工厂,并重新雇用所有员工,否则就要保证新买家会为他们所有人提供工作,要不然就提供一份支付全薪和医疗福利,直到员工达退休年龄的遣散方案。

18SZ图片处理

公司高层坦言,劳资纠纷吓跑了几个有兴趣的买家,他们都不愿接手任何存在问题的资产。为了打消买家的疑虑,通用汽车曾试图让每一位员工都签署一份协议,放弃起诉权以换取补偿。但这个计划最终失败了。

2023年,浦那劳资法庭最终裁定,通用汽车有权关闭工厂。工会随后向孟买高等法院提起上诉。6个月后,孟买高等法院维持了劳资法庭的判决。

对外资企业敲响警钟

18SZ图片处理

通用汽车在印度开展业务的这段血泪史,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许多跨国企业原本有意在印度设立生产基地,主要是看中印度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作为一个广大消费市场的潜质,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往往因为当地繁琐的官僚体系而打了退堂鼓。不仅是设立新公司会遇到重重阻碍,即使是在营运不佳需要关闭公司时,也会面临许多困难。

在印度,相关法规使得企业裁员变得相当复杂,政治人物一般来说也不乐见投资者撤离,更令人困扰的是,即使案件事实相似,法院也可能做出完全相反的判决结果。

18SZ图片处理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国际经济学助理教授查特吉(Shoumitro Chatterjee)指出,「退出壁垒是印度制造业发展迟缓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壁垒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进入成本,从一开始就阻碍了企业进入印度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在印度,要完全关闭一家工厂平均需要耗费长达4.3年的时间。相较之下,新加坡仅需1年,德国为15个月,而英国则需要1到2年的时间。

18SZ图片处理

报导分析指出,经济学家认为,较高的工厂关闭率实际上是商业环境充满活力的表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效率较差的公司会被迫退出市场。然而,印度的数据所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状况。

查特吉与他人共同撰写的一篇论文显示,在印度关闭工厂的成本非常高昂,因此每年只有3%的工厂倒闭,这个数字在全球属于最低水平之列。相较之下,越南每年有超过17%的工厂关闭,中国则有接近10%,美国工厂则为9%。

18SZ图片处理

该论文基于对政府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印度,大约有20%的制造公司仍在勉强维持营运,虽然占用资金,却没有任何产出,实际上已经沦为「僵尸企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印度央行在7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5月,印度的净外国直接投资(FDI)仅3500万美元,与前一个月相比大幅下跌了99%,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暴跌了98%。

打赏

相关阅读:

中国模式 印度 外资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实现从原料供应到品牌输出转型 中国咖啡产业迎来黄金期
阅读下文 >> 白宫:100%药品关税不适用于欧盟日本 但英国不同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2074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5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