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社评:航天人实现太空梦 科研精神成为瑰宝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科技创新>明报社评:航天人实现太空梦 科研精神成为瑰宝

明报社评:航天人实现太空梦 科研精神成为瑰宝

2019-12-30 来源:明报浏览数:418 国际会展网

核心提示:经过失利,长征五号火箭终于顺利将8吨重的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最大载重的火箭得以成功,为将来更艰巨的太空计划奠定基础。失败没有气馁,而是以总结教训、精益求精的精神,硬闯科学先锋的勇气,航天人值得各行各业学习,国人应该以此为监、以此为傲,在不同领域勇攀高峰,香港在这方面与国人齐步,也可以摆脱目下处于的阴霾。

经过失利,长征五号火箭终于顺利将8吨重的通讯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最大载重的火箭得以成功,为将来更艰巨的太空计划奠定基础。失败没有气馁,而是以总结教训、精益求精的精神,硬闯科学先锋的勇气,航天人值得各行各业学习,国人应该以此为监、以此为傲,在不同领域勇攀高峰,香港在这方面与国人齐步,也可以摆脱目下处于的阴霾。

国家的火箭技术,研制始于军事用途,目前可作商业运转服务。过去一直只能运载体积较轻的卫星,随着国家的太空计划愈来愈雄心壮志,载重量大的火箭,是技术水平的标志。长征五号火箭运载能力达到25吨,接近美国最高水平的28吨。长征五号在2016年底,历经一波三折才将一个卫星送上轨道,算是勉强成功,而2017年7月二度发射后5分钟,由于引擎故障,失去动力坠入大气层,中国的太空计划从此进入漫长的黑夜。

从失败到再次出发 不畏艰难精神可嘉

航天研究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很长时间,而且需要在时间和技术上互相配合,火箭遇到重挫,其他的太空计划也严重受阻,比如登陆火星的探测器已经于今年初测试成功,如果没有火箭带它上太空,等于白干。

火箭发射体现最精尖科技,长征五号引擎采用液氢液氧作为燃料,可以有更大的推力,也比过去采用有毒的燃料更环保,而燃料箱的内壁最薄处只有几毫米但能耐热。仅此一项,就对材料、工程、能源等科学意义重大。长征五号两年前失败之处,就是引擎故障,但具体的数据无从得知,因为火箭已经沉入深海,要分析故障原因,困难重重。经过908天,中国的航天人对引擎做了193项革新和改进,成就了今天长征五号重新翱翔太空。

长征五号这次送进轨道的是一颗新技术验证卫星,为东方红五号大型通讯卫星平台的技术做验证,成功后的东方红五号,将可以承载大批量数据,届时无论在飞机上、邮轮上和高铁上,都可以享受高速度的Wi-Fi,以满足未来5到15年通讯、遥感技术的需求。

航天科技可以带动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国家不惜投入数以百亿计的经费在航天科研项目,也取得骄人的成绩,今年初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是划时代的成就,将来的计划也是雄心勃勃。明年要进行首次大型火星探测计划和首次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飞,为2030年从火星带回采集样本,以及2030年代中国太空人登陆月球做准备。同时,中国还在策划建立太空站。这些都必须依靠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技术保障,而火箭回收一项技术仍有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中国的火箭技术起步较迟,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追上甚至领先国际,2018年发射39次,超过美国的34次。而且,曾经拥有强大技术的欧盟和俄罗斯,好像出现了疲态,2018年才分别发射8次和20次。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中国科研人员的年轻化,长征五号的实验团队,平均年龄才33岁,年纪轻轻能“担大旗”,体现出中国航天人的精神面貌。

航天技术讲究实干 其他领域引以为监

航天科技讲究的是精准,任何一个部件的半点瑕疵,都会对大局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讲究团队合作,困难是需要共同克服的,单打独斗形成不了实力,同时还讲究领导和协调能力,科研的各个项目需要互相配合,互相带动,如何管理科研项目能够齐头并进,并非易事。

从嫦娥奔月的民间故事变成为登陆月球背面的国际成就,航天人成就了中国的太空梦。任何民族都必须对未来怀抱梦想,但梦想不会从天而降,而是要凭藉像航天人般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科学实证的精神与作风。

中国的太空梦并非一片坦途,长征五号第二次升空失败时给整个航天事业带来的迷茫、梦想、挫折,对未来的前途产生过疑问,而且还为其他领域的发展带来阻滞。

香港目前正在经历一个黑暗的时代,好像处于长征五号从失败到再次出发前的重整期,香港如果能够像航天人一样,无惧失败带来挫折,找出问题的症结,逐一克服改进,也能够破开云雾见青天,重现香港昔日繁花似锦的日子。

Booking.com
打赏

相关阅读:

航天人 太空梦 科研精神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华为Mate30系列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阅读下文 >> 气候暖化导致阿拉斯加 年均高温破近百年纪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 视频
  • 图片
  • 供应
  • 百科
  • 商城

欢迎转发与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18sz.com/news/show.php?itemid=4255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国际会展网

行业专题

更多行业专题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 关注官方订阅号

  • 关注官方服务号

Copyright© 2003-2024 18SZ.com 18SZ B2B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86 755 88850315 ICP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