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进口木材、家具和厨房橱柜征收的新关税于纽约时间星期二(10月14日)零时01分生效。这一举措预计将推高建筑成本,并在本已困难的房地产市场上进一步增加购房者的压力。
最新一轮措施包括对进口软木材征收10%的关税,而对部分软垫家具和厨房橱柜的关税起点为25%。
从明年1月1日起,进口软垫家具的税率将升至30%,厨房橱柜和浴室盥洗台的关税则将暴涨至50%。
美国住宅建筑商协会指出,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征收这些关税,忽视了住房对所有美国人与经济安全的重要性,他呼吁通过谈判取消对建筑材料的关税。
经济师和房屋建筑商警告,这些关税可能对特朗普的另一个目标——促进建房和房屋销售——造成阻碍。近几个月来,特朗普一直呼吁联邦储备局主席鲍威尔降低利率,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提高住房负担能力,但批评人士说,新关税可能会抵消因抵押贷款和贷款成本降低而带来的任何收益。
根据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的数据,新建住宅所需商品中约7%来自外国供应商。协会表示,即使没有新的进口税,自2020年12月以来,建筑材料的成本已经上涨了34%。
家具重镇怒斥:像霰弹枪乱扫到处溅血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度祭出他最常用的武器——高额关税,试图重振美国一个曾经的家具重镇。然而,业界人士警告,这场「援助」可能弊大于利。
CNN报导,过去二十年间,北卡罗来纳因大量制造业外移而深受打击。周二起,美国对进口的厨柜、梳妆台与软垫木制家具加征25%关税,明年1月1日将再提高至30%与50%。表面上,这应有利于本土企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拥有78年历史的洛克豪斯家居(Rock House Farm Furniture)执行长舒福德(Alex Shuford)直言:「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别让拯救我们的努力反而造成更大的伤害。」该公司在美设有11家工厂,但部分品牌仍仰赖进口。他忧心这些关税会破坏整个家具生产生态,「可能让一些零售商撑不下去,结果大家都受害。」
家具制造商信贷协会副会长约翰斯顿(David Johnston)也泼冷水,指出「我们回不到1990年代的黄金时期,但家具会变得更贵」。他表示,推动制造业回流的最大障碍是技术工人短缺——「这里已没有大批熟练工人,年轻人也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
舒福德呼吁政府应「以胡萝卜代替棍子」,投资技能培训计划,而非只靠关税保护。他说,现在的家具产业反而依赖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技术劳工,「要重建美国的产业链,可能需要数十年。」
进口商则更是直击痛点。总部位于麻萨诸塞州的乔弗兰公司(Jofran)进口比例高达100%,执行副总裁米兰达(John Miranda)表示,公司已被迫调涨售价并裁员20%,创下自2008年以来最大规模。他批评说:「我们不是国家的敌人,却被当成敌人,只因我们不在这里制造家具。」
米兰达指出,关税影响的不只是企业利润,也波及整个供应链,从港口码头工人到卡车司机、仓储员与门市员工。他直言:「像霰弹枪一样乱扫的关税政策根本行不通,它只是到处溅血罢了。」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数据,今年8月家具与寝具价格年增4.7%,客厅与餐厅家具更飙涨9.5%。家具业顾问希普尔(Caroline Hipple)说:「企业不可能吸收所有成本却还能生存下去,最后一定是消费者买单。这会打击需求,结果大家都受害。」
她最后警告:「要让美国家具业恢复往日荣景,恐怕得花上数十年。问题是——美国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