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前宣布自12月起强化稀土出口管制,范围扩及含有中国稀土及相关技术的产品,此举被视为对全球稀土供应的进一步管控。由于全球高度依赖中国稀土,这项政策在美中贸易对抗背景下,已引起德国产业界高度关注。
根据德国产经媒体「商报」报导,顾问公司麦肯锡最新研究显示,德国约有100万名劳工从事高度依赖稀土原料的产业,包括汽车制造、能源及航天等关键领域,每年为德国经济贡献约1500亿欧元,并带动约300万名间接受益劳工。
因此,若中国中断稀土供应,恐对德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可能影响多达400万个直接与间接工作机会,涉及产值高达约3700亿欧元,相当于德国国内生产总额(GDP)的9%。
德国经济研究所专家贝尔(Cornelius Bähr)也认为,麦肯锡的估算具有合理性。根据IW过去研究,德国约有130万名劳工从事含稀土成分产品的生产,若供应中断,将对就业市场造成明显压力。
麦肯锡德国办公室合伙人霍夫曼(Christian Hoffmann)指出,过去产业界对原物料议题主要关注价格波动,但如今供应量是否足以支持生产更重要,例如用于光纤、半导体及军事设备的重要材料「锗」,中国自去年底停止对美出口,并大幅减少对欧盟供应,已导致今年上半年欧洲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近六成,显见冲击巨大。
尤其德国目前经济疲弱,预计今年经济成长仅增0.3%,这也反映在就业市场上。今年8月,德国失业人数十年来首次突破300万大关。如今北京的稀土政策也牵动德国产业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