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维也纳综合电)国际知名能源智库报告,今年全球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首次超越煤电厂,这标志着全球电力系统发展来到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国际能源署也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持续强劲增长,但受美国和中国的政策变化影响,增速料会放缓,无法达到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定下的关键目标。
总部在伦敦的独立能源智库Ember星期二(10月7日)发布全球电力年中洞察报告。报告说,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增长高于全球电力需求增长,使煤炭和天然气用量出现小幅下降。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头六个月全球太阳能发电量增长近三分之一,满足了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83%,加上风电发电量增长约7%,使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首次超过化石燃料。
Ember高级电力分析师维阿特罗斯-莫蒂卡指出:“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关键转折点的初现。太阳能与风能的快速发展,已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这标志着一个转变的开始,即清洁能源与需求的增长同步。”
报告指出,中国和印度是可再生能源激增的主要推动力,美国和欧洲仍较依赖化石燃料。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中国对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同比下降2%。这一时期,印度的可再生能源增长是国内电力需求的三倍有余,它对煤炭和天然气的使用量则分别下降3.1%和34%。
美国电力需求高于再生能源增长
相较之下,美国的电力需求增长高于可再生能源产能的增长,使今年上半年的煤炭发电量增加17%。同期,欧盟电力需求仅小幅增长,但由于天气因素导致风力和水力产能下降,天然气和燃煤发电量因此分别增长了14%和1.1%。
国际能源署(IEA)同日发布报告,下调对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的预期。它预计,到了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将增长4600吉瓦(gigawatts,GW),增幅超过一倍,但新预测低于去年预测的5500吉瓦。
这主要是因为中美两国的政策起了变化。美国提前结束对清洁能源的联邦税收优惠政策,并改变其他监管规定,IEA因此对美国的清洁能源增长的预期下调了近50%。IEA对中国市场的预测也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力从固定价格转向拍卖竞价,影响了项目经济效益。
世界各国两年前定下目标,要最迟在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产出增加两倍,以抑制全球气温上升。有关增长预测下调后,预料这个目标将无法实现。
印度、德国、意大利、中东、北非等其他国家和地区这方面的势头较强劲,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美的影响。到2030年,新增清洁能源产能预料有80%来自太阳能,其次是风能、水能、生物能和地热能。就太阳能而言,除了成熟市场,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以及东南亚几个国家的产能也将大幅增长。
能源署预计,中国将继续是可再生能源增长最快的市场,印度将在2030年之前位列第二。
报告也指出,尽管世界各国都通过新投资,争取使太阳能光伏与风力涡轮机所用稀土元素的供应链多元化,但从现在到至少2030年,关键生产环节有超过90%仍会集中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