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生医奖由美国学者布朗柯(Mary E Brunkow)、蓝斯德尔(Fred Ramsdell)与日本学者教授坂口志文等3名学者共享,以研究周边免疫耐受性获殊荣。诺贝尔奖委员会说明,三人研究成果揭开人体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如何在体内控制免疫反应,防止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对自体免疫病、癌症免疫疗法等领域具有深远影响。奖金瑞典克朗1100万元由3人均分。
人体免疫系统威力强大,若未受到精密控制或失常,就会反过来攻击人体自身组织器官。诺奖委员会说明,布朗柯、蓝斯德尔、坂口在「周边免疫耐受」(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这个领域取得重大发现,免疫耐受能防止免疫系统伤害人体。三人的科学发现为这个全新领域奠定基础,推动了癌症、自体免疫疾病等重大病症的新疗法开发,其研究贡献也可能为器官移植创造更多成功率,目前部分疗法正进行临床实验。
诺贝尔奖官网介绍,布朗柯生于196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现任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资深项目经理。蓝斯德尔生于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现任美国旧金山索诺玛生物治疗公司(Sonoma Biotherapeutics)科学顾问。
日媒报导,坂口志文1951年生于滋贺县,今年74岁,1983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现为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特聘教授,1995年发表论文揭橥人体免疫细胞异常运作攻击身体时能发挥抑制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获誉「免疫学的最后重大发现」,各界期待可运用于诸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攻击人体自身的自体免疫疾病、过度免疫反应的过敏症的预防与治疗。
委员会说明,布朗柯、蓝斯德尔2001年有关键发现,揭开特定老鼠品种为何特别容易感染自体免疫疾病的原因,他们发现老鼠名为Foxp3的基因有突变。人类的对应基因若出现同样突变,会酿成严重的自体免疫疾病IPEX症候群。2年后,坂口将上述发现连接起来,证明Foxp3基因控制他1995年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发展,调节性T细胞监控其他免疫细胞以确保免疫系统能够耐受自身组织。
2025年诺贝尔生医奖得主之一坂口志文,6日在任教的大阪大学召开记者会,笑容满面。(美联社)
IPEX综合了免疫功能失调、多内分泌病变、肠病的X染色体性联遗传症候群,主要患者皆为男性,多为小于6个月男婴,病征包括严重水泻、湿疹性皮肤炎、内分泌异常,大多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诺贝尔生医奖是瑞典发明家兼慈善家诺贝尔(Alfred Nobel)在1895年的遗嘱交代后人设立的奖项之一,旨在表彰那些「为人类带来福祉」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至2025年为止,生医奖一共颁发115次,得主232人,其中14人是女性。历届最年轻得主是1923年因发现胰岛素而获殊荣的班廷(Frederick G. Banting),当时31岁;最年长的是1966年以发现肿瘤诱发病毒摘桂冠的劳斯(Peyton Rous),时年87岁。
去年由美国发展生物学家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鲁夫昆(Gary Ruvkun)共享,以发现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与其转录后在基因调控中扮演的角色获表彰,揭开基因活动如何受到调控的基本原理。生医奖6日,揭晓后,2025年其余5项诺贝尔奖发表时程如下:7日物理学奖、8日化学奖、9日文学奖、10日和平奖、13日经济学奖。病等新疗法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