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迅速崛起,正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版图。无论是亚洲传统汽车强国日本,还是在美国汽车工业腹地,大陆车企的崛起都带来强烈震撼。比亚迪等企业凭借快速的创新周期、灵活的价格策略和完善的供应链,已对欧美日车企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导,中国电动汽车迅速发展,已撼动日本汽车产业根基。德勤东京分所汽车业务负责人平井学直言:「日本车企的竞争力正一点一点被削弱,发展势头正在消失。」比亚迪去年全球销量首次超越本田和日产,直逼日本汽车产业的领军者丰田。这场从内燃机转向电动机的重大转型,对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汽车产业形成严峻考验。
日本车企在电动车研发速度上落后显著。德勤合伙人东海林雅人指出,日本车企新车开发周期长达6至7年,而部分中国车企仅需18个月即可推出新车。这使得中国品牌能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并迅速抢占市场。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日本车企在东南亚六大市场的市占率,已从2021年的73%跌至今年上半年的62%,而中国车企则从几乎为零升至超过5%,象征日本在该地区「无可匹敌时代」的结束。
虽然日本车企在混合动力车领域仍具优势,但在高科技电动车和软件应用上却显得步履蹒跚。国际能源署统计显示,中国新车销量中电动车已占近五成,而美国仅约一成。
不仅日本感受到压力,美国车企也深感危机。美国福特汽车执行长吉姆·法利近日直言:「中国完全主导了电动汽车产业,特斯拉、通用或福特都没有真正的竞争力。」他形容中国是「700磅重的大猩猩」,凭借低成本与高品质优势,已在全球市场展开攻势。
面对压力,福特已宣布投资50亿美元,推动「通用电动汽车平台」计划,改造美国工厂并新建电池产能,预计2027年推出售价3万美元的电动皮卡,以与比亚迪等中企竞争。然而,业界普遍认为,美国车企在成本与质量上仍难与中国抗衡,中国品牌已加快在拉美、非洲及南亚市场的扩张步伐,美企追赶难度极高。
比亚迪销量一年半来首现下滑
中国电动汽车巨头比亚迪报告了逾18个月来的首次月度销量下滑。
据彭博社报道,比亚迪9月汽车销量下降5.5%至39万6270辆,标志着该公司自2024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若剔除春节假期的波动,这是2020年疫情扰乱供应链和日常生活以来,比亚迪第一次出货减少。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正在加速追赶比亚迪,该公司9月销量同比大增了35%至27万3125辆。9月表现亮眼的品牌还包括交付量同比飙升95%的小鹏汽车,以及销量猛增97%的零跑汽车。
报道称,在中国汽车市场,9月和10月通常是旺季,比亚迪及其同行可能会充分利用最后一个季度来实现自己的年度销售目标。部分电动汽车的购置税将从2026年起逐步恢复,因此分析师预测,电动汽车交付量将因消费者希望在减税政策到期前享受优惠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