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施凯尔(Keir Starmer)周一(19日)宣布与欧盟达成「具里程碑意义」的新协议,象征英国脱欧近9年后,与欧盟关系出现重大转折。协议涵盖防务安全、农粮贸易、能源合作与渔业等多个领域,英国政府希望借此促进经济成长、降低物价,重振与最大贸易伙伴的关系。
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报导,新协议可减少农产品出口限制,让食品进口更顺畅、价格更亲民;同时提升能源安全,至2040年可望为英国经济带来约90亿英镑成长。
此次协议中,双方将深化资安、海事与情报分享合作,英国武器制造商也可参与欧盟1690亿美元(约新台币5兆)的欧洲再军备计划。此外,双方将推动新的农粮协议,解除动植物产品检疫限制与繁琐文件障碍。2023年,英国对欧盟食品饮料出口总额达140亿英镑,占总出口57%,新协议可望进一步提升比重。
渔业让步惹议 保守党与脱欧派批「背弃公投」
作为交换,英国需遵守欧盟食品标准,并接受欧洲法院对相关规定的裁决权。协议也铺路让英国重返伊拉斯莫斯(Erasmus)学生交流计划,并放宽英国青年赴欧工作与旅游限制。入境方面,英国旅客将能使用欧盟机场快速通关电子闸门,减少排队时间。
最具争议的是渔业条款。英国同意让欧盟渔民在英国水域捕鱼12年,是原本提案的3倍,引发保守党与脱欧派英国改革党(Reform UK)强烈反弹,指此举等同「将英国渔场双手奉上」。苏格兰渔业联盟甚至痛批协议为「灾难性安排」。
此外,部分反对者也批评英国在农粮领域需受欧洲法院裁决,违背脱欧强调的「主权自主」,保守党与英国改革党皆表示若重掌政权将推翻这项协议。
尽管面临批评,施凯尔强调协议并未重返欧洲单一市场或关税同盟,仍符合选前不回欧盟体制的承诺。
脱欧成本沉重 英国经济至今未见转机
根据英国财政独立监管机关「预算责任办公室」(OBR)分析,脱欧将使英国GDP减少4%、贸易量减少15%。2024年英国对欧出口仍较2019年减少18%,企业投资也因不确定性受抑制。
虽然英国近年陆续与美国、印度签署贸易协议,但平均GDP年成长仅0.64%,远不及脱欧时所宣称的潜能。根据YouGov民调,目前仅3成民众认为脱欧是正确选择,近6成认为结果不理想,甚至有33%脱欧支持者也表达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