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对华强硬已成为目前美国华府的主流或者说两党的共识。美国又迎来四年一次的大选,谋求连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拜登两人“谁对华更强硬”的比拼,更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是否意味2020年美国大选中不论谁赢,特朗普式的对华外交政策都将会延续?特朗普的反华外交到底是一时的,还是有其历史背景?
拜登选择牙买加-印度裔民主党女参议员贺锦丽作副总统候选人,受到美国民主党内及“建制派”(老华盛顿)的普遍赞誉;8月17日至20日,民主党举办了全国大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简称DNC)——疫情之下通过电视转播,占据了电视黄金档的一个美国历史上空前团结、胜利的大会。
民主党从左到右各路政客与力量摒弃前嫌,齐心协力集结在拜登与贺锦丽身后,力争在2020年大选把特朗普拉下马。在美国左翼/进步力量/民主党/华盛顿精英/高知群体看来,民主党内进步派(progressives)和中间派(centrists)之争相比打倒Trump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
奥巴马的讲话对这次大选做了高屋建瓴的定义,称其是关乎美国民主、价值和治理的未来历史事件。他把整个Trump政府及其班子都排斥在美国核心价值与精神之外。
拜登则称大选是关乎美国灵魂(soul)的。为了挽救美国的灵魂,就应当投票支持拜登(反对Trump)。
这是民主党、建制派及有识之士对这次大选的定义:把这次选举拔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它关乎美国的制度、政体、价值、灵魂,国际声誉与地位、一切先祖、先烈、前任所努力奋斗的,如果再交给Trump执政四年,将毁于一旦。
民主党政客们呼吁百姓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出来投票,并且毫不掩饰地称共和党及反动派将采取一切手段妨碍弱势群体投票,要早点去邮寄选票;要做好准备排队数个小时。在两党和两股力量的激烈斗争中,民主党政客被迫将美国民主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弊端进行了最为充分的揭露。
说实话,听到民主党这番呼吁后,很难不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存在各种各样的严重问题,各种不利于弱势群体的缺陷,这样的制度不可能是公平的。
在中国人眼中,美国民主是灯塔。在西方世界里,美国民主只是西方民主中的一种,是某种特別的存在,只不过这个国家有3亿多人,政体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最强大,要通过自己的身材和体重代言整个西方文明,把自己塑造为民主的代言人。而从最近几年美国经济社会及种族不平等加剧及逐步出现的社会内爆看来,美国制度在西方体系内部看,也不是什么好的制度,至少离“完美”或“灯塔”距离十万八千里。
笔者一直认为,对美国一定要平常心对待,要了解美国。要深入到美国的国内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去了解美国。了解美国的理由在于:1)美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极为强大,中国只要崛起,就势必会和美国相遇、碰撞、冲突,所以必须了解美国。2)只要中国崛起,就需要和美国及其盟友有非常深入的经济接触,会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3)如果中美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反过来影响中国自身的利益;4)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的人口大国,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中国未来可能遇见的,了解美国,可以帮助中国准备应对这些经济社会问题。早年我们研究日本,现在我们可以研究美国。他们都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美国。
大国博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中国人深入了解美国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美国人深入了解中国。只要中国人主动缩小这种认知差距,比美国更加了解对方,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在博弈中占有优势地位。这种博弈并不一定是冲突,更不是战争,而可以是竞争合作。
今天探讨一下拜登——美国的民情,以及种种民调数据表明,拜登-贺锦丽组合很有可能取代Trump上台。中国人们关心的是,拜登的外交政策会如何?
笔者在8月8日已经写过一篇《Trump或时日无多,等待Biden的新气象》,预测拜登上台后将迎来比较好的中美局势。
自从民主党的DNC以来,笔者又看了美国媒体更多的文章评论,收听了许多radio talk/podcast,更加了解了美国左右翼评论家对拜登外交政策取态的前瞻判断,我觉得可以和中国国内读者做一分享。
首先,国内人士之前绝大多数并不关心美国白宫的外交政策。他们可能因为特殊的当代历史事件(例如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911及入侵阿富汗及伊拉克)对美国外交有所了解,但总体上并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跟踪者,不了解二战以后特別是冷战以来的美国外交策略,不了解国际关系的各种理论说法,更不了解美国政治。尽管许多人透过《纸牌屋》等美国政治剧,对美国政治形成了一些粗浅的了解。
大多数人是在Trump当政之后——特別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之后开始关注中美关系的。自2019年香港事件、华为事件、2020年的COVID-19疫情以来,由于Trump政府及美国国会强势打击中国,使得人们开始空前的关注中美关系,并且基于过去两年多的经验,迅速形成了几个看法:
1、 Trump的做法(单边主义、强硬出手遏制)就是美国外交政策与取态的代表,或者说至少是现在和未来的代表;
2、 反华反共是美国的共识(观察更细微的人会说,反华是“华盛顿两党的共识”),反华鹰派将主导美国政治;
3、 反华/反中是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乃至核心的主题;
他们认为,Trump代表了美国永久性的外交政策,后续,无论美国换哪个党上台,对中国都将是一样的:即Trump制裁华为、宣称COVID-19为Chinese Virus、制裁TikTok、在南中国海/台海挑衅、全面打击中国在美国的利益(包括留学生)这种手段都将是常态化的。
笔者认为这个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只是站在2018年至2020年(特別是2020年)这个时点,“发现”了美国政治。在漫长的人生里,他们第一次开始关注美国的对华外交政策了。
诚然,2018年以后,美国看待中国问题确实不同了:中国被一个托盘托起来了,突然扎眼地出现了在美国人的视野面前。过往,美国只关心在中东的利益,只把俄罗斯视为主要地缘政治竞争对手。2018年以后,中国走进了美国的视野,进入了共和党的话语中心,一下被认定为美国的重要战略对手。中国对美国形成的挑战,是两党主流政客(包括老华盛顿)无人能够拒绝承认的。
但既便如此,也并不代表美国两党政客都认为,中国问题是最主要的,要用最鹰派的、单边的外交政策来钳制和打压中国。
笔者的判断如下。
一、美国外交的政策一贯性
美国在二战后有一个一贯的外交政策,尽管这个外交政策的策略与逻辑可能在短期内为某个政客所打破,但长期来看是自洽和稳定的。
从目标上看,美国在政治上寻求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自己的核心价值及美式民主,特別热衷关注美国定义的人权问题,且以美国价值观为导向,将人权与经济社会权利进行一定的对立;经济上,则推广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原教旨)市场经济、全球化。这个导向由美国的经济意识形态所驱动(人们发自内心的相信),但服务的是美国的大工商业及金融家。
从手段上看,美国一是要大力发展军事能力——要掌握在全球任何角落进行军事部署的能力,需要的时候可以给出大棒。二是注重发展盟友关系,拉帮结派,依赖好伙伴。通过alliance/coalition,确定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三是敢于出手,用自己的军事能力去保护自己的朋友。班里有同学被欺负了,班里的老大哥就要亲自出头摆平。四是敢于将军事实力用于落实自己的价值观。这一条笔者特別提出,即美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秩序和价值观(而非单纯的经济利益)而出手。并不是每一个美国政客或每一届政府都这么认为,但这是美国外交政策所奉行的抽象精神和理念。它具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
我们再看今天的中国,是有很大不同的。
从目标上看,中国没有在全球推广价值观和模式的野心。中国提倡“四个自信”,是要在国内确立自己的模式和制度;中国还在不断改善和确立自己的治理模式(以“两个一百年”为时间导线);中国正在全球文明范围内寻找自己的价值、位置、差异化的存在,理解自己,了解他人,然后找到自己的存在。遇到一些不错的具体政策或想法,中国是愿意宣传的(譬如如何抗疫),但中国还没有到在全球范围内系统性推广自己政体模式和价值观的程度。
中国的目标就是民族复兴,把自己国家的事弄好。其他一切都是服从这个目标的手段。中国不像美国一样有拯救全人类的“情怀”或野心。
这就决定了中国外交政策里的核心价值观:各管各的。你管好你的,我管好我的。我不管你,你也別管我,大家各自搞好自己。尊重各自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友好合作,但互不干涉。
基于“自顾自”的这一条,中国也就不容易做一个能够领导“全班同学”的班长,如果有同学被欺负了,或者家里出事了,中国的态度是不干涉。如果是纯粹的经济问题,中国有可能会提供援助,但如果遇到武装冲突(譬如两个国打架了),中国会在全球范围内帮助自己的盟友吗?或者一国出现严重的政治动荡(例如族群迫害),中国会在联合国发起议案,并主动提请动用自己的军事力量吗?不会的。中国关注的是自己,不管其他国家的事,不想惹麻烦。同时,如果今天去干预別国的事情,明天自家事也可能会被別国干预。
大家看到,这其实是一种孤立主义(isolationism),除了自卫之外,绝对不会干涉他国事物。
这种思维也会影响中国的外交话语。当他国(包括民间或政府)对中国国内问题进行质疑或谴责时,我们的条件反射是“粗暴干预中国内政”,不就事论事的反驳,而是诉诸“互不干预”原则。
这种孤立主义适合韬光养晦,但显然不能帮助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尊重或仰视。
美国和当年苏联“老大哥”的地位,就是靠在全球各地出手帮助自己小弟来实现的。当然,这种做法也可以被理解为霸权主义和新时代的帝国主义,取决于你用什么角度去看。但不在国际上出手,只管耕好自己的地,也是没有办法建立全球地位的。
所以中国和美国存在根本不同。中国按照自己的逻辑去管理自己“孤立主义”的外交。而美国则用自己的逻辑(即全球布局、全球霸权)去理解中国,认为中国只可能和美国一样,只不过是暗地里行动,因此造成了猜忌、怀疑、不信任、不可调和的误解及冲突。
现在我们回到美国。Trump的“美国第一”(American First)就是对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推倒”。
——不再强调盟友和同盟建设,可以随便打击和伤害自己的传统盟友;
——不再注重多边主义,认为单边主义就可以了,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不用费那么多事情;
——不需要去迎合、取悦或拉拢政治政体文化和自己相似的国家。所以,可以和普京、金正恩等权威主义政权搞好关系;
——不再循序渐进,对每一个对手国采取渐进措施(即考虑多个议题的,做一定的交易,在某一个议题内取得渐进性进步),而是采取强硬措施,一步杀价到底,逼压对方(Trump对中国的策略);
——不再注重美国自己的国内问题、不再注重价值导向和“以身作则”;
——敢于彻底的厚颜无耻、彻底的双重标准,可以出尔反尔,可以不顾及诚信,不顾及政策的延续性,甚至不惜把自己变成流氓国家;
——不再尊重国内及国际秩序与制度(institutions),国内的即情报机构、国务院、五角大楼等;国际的包括联合国、国际法、国际习俗等;
——不考虑政策的历史性:任何一国的问题都很复杂,有历史原因,需要具体去研究,不能剥离历史粗暴处理;
——不认为外交政策应该由精英制定,而应该“还外交于民”,彻底由老百姓的民粹情绪决定。老百姓认为我们应该从叙利亚撤出,我们就从叙利亚撤出;
Trump的逻辑是美国第一,实际上是他的基本盘(即中低层白人)第一。只要基本盘喜欢的,就可以随时成为政策。
但Trump是无法打破美国外交政策一贯性规范(norm and tradition),正如他无法打破美国政治其他的规范和传统一样。只要Trump落选,他四年的短暂经验将无法冲掉美国过往的外交实践。这些外交实践将很快被“恢复”。
二、美国的首要关注点:是自己的国内问题,并非中国问题
2020年,美国多数人的首要关注点: 1)COVID-19疫情问题;2)经济问题及国内三到五千万人失业问题;3)BLM/黑人族群矛盾/警民冲突问题;4)拨乱反正:恢复美国正常的政治秩序(包括国际国内)。
“中国”并不是美国人心目中很重要的问题。
此刻的中国人往往会非常担心中美在南中国海/台海擦枪走火,似乎觉得随时可能开战,危机迫在眼前。反观美国人,如今大选前如此多的政治评论鲜有提到中国,更没有提到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战争的。
对于国内问题如此深重的美国人民来说,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和中国发生武装冲突,甚至战争。当然,这个问题距离他们如此之远,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脑海。但对中国人来说——包括高级知识群体——中美开战似乎是某种很快要到来的真实威胁(imminent threat)。
这种认知差异就代表了某种不对称:在中国人的眼中,“中国”是美国面前的一个极大问题,是美国社会与政治的众矢之的,冲突在酝酿随时可能发生;在美国大众眼中可能是:“中国?中国怎么了?”
中国不是美国人眼中的首要议题。笔者建议中国同胞们都松口气。
拜登/民主党上台将专心应对美国本土的各种严重问题。只要不严重危及到美国的即时利益,都不是他们眼前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拜登将采取多边主义策略,与中国重新开展建设性的对话。拜登可能重启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但也将是一个与民主党左翼充分讨论,深思熟虑的TPP,而不是奥巴马时代TPP的简单延续。
如果民主党也不是中国的粉丝,那民主党会不会也像共和党一样,把矛头也对准中国呢?这也就牵涉到第三点:
三、美国并不是两党都会诉诸身份认同政治,通过抨击中国转移矛盾
共和党之所以极力黑化中国,乃在于共和党搞的是右翼政治,即放大族群/种族/社群/血缘//部落/文化矛盾的民粹政治。Trump通过挑拨这种政治情绪及仇恨成功上台。
共和党在过去几十年也已发展成为富豪阶层(plutocrats)和中低层白人的联盟,前者关注的是低税收、低福利的原教旨市场经济;后者关注的是传统价值观——枪械权、福音派基督教、白人身份政治。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联盟。在这种联盟之下,共和党得以通过狭隘的身份政治,转移了中低层白人对经济问题的注意力。他们可以在痛斥墨西哥人和中国的同时,丧心病狂的推动为富人减税的“反动”政策。
通俗的说,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富豪们迎合、利用甚至反过来组织发动中低层/穷困白人的族裔偏见与仇恨,将经济矛盾转变为族群/部落政治矛盾,最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民主党的政治和共和党完全不同。民主党是由高知分子、都市文化下长大的年轻人、少数族裔组成的联合体。民主党关注的是从根本上应对、解决经济社会不平等问题,而不是通过族群政治/右翼政治对外转化矛盾。民主党的话语将是:批判Trump应对COVID-19不力,正确地指出COVID-19将进一步加大美国的贫富差距,并需求经济补救措施、民主党的痛点不在归责和谴责中国。
民主党也会在香港、新疆议题上做必要表态,对中国政府进行抨击。但那是美国主流外交政策的“政治正确”选择,这种抨击是表达美国的姿态,不是驱动民主党的政治力量。
即便都就同一议题批评中国,即便都对中国不友好,共和党和民主党也是本质不同的。在疫情之下,Trump的最大政治就是反华,反华就是一切,是美国右翼政治的燃点。而民主党的最大政治、最大燃点是反Trump,恢复美国的政治秩序,解决国内经济问题。所有的问题都要归责于Trump(而非其他人)。
美国在二战后保持了一套外交政策主线。Trump严重偏离了这条主线。Trump所代表的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常态。如果Trump不能破坏美国其他的政治建制,那也不能破坏美国的外交传统。
假设拜登组合上台,将着手“正常化”美国的外交,将美国的外交恢复到2016年及以前,恢复到一个其他国家可以理解,一个中国可以预测并管理的状态。民主党的政治内核也决定了其不会以右翼民粹政治为基础,为了转化国内矛盾而去抨击中国。
笔者以为,认为“美国两党在中国问题上将完全一样,没有差异”的看法是错误的。之所以有这种看法,主要是因为美国外交政策关注的时间太短,对美国国内政治及政党政治的不了解,对西方左右翼政治的差异缺乏理解的缘故。

中油工程
天桥起重
HUAWEI
Dahua Technology
3M制造业
陕煤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
Gemtique
延长石油
Germ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
Iteca Exhibitions
IAA Show
LASTON
PALEXPO
QIIE青岛进博会
陕西有色金属
维远光伏产业
IFEMA
长城润滑油
吉祥星科技
天元化工
中杭贸易
PV EXPO
Media Fusion ME
首匠装饰工程
KUNVII
海康威视-HIK VISION
Hannover Messe
HealthCare
Expocentre
TOSHIBA
Time Out Group
大唐旗舰店
National Media
神木职教中心
深圳会展中心
时尚与艺术的完美演绎,这么别具一格的时装秀你一定没看过!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一首歌一座城·江苏无锡《太湖美》
ILA Berlin 2020 - 柏林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宝能第一空间:致敬长征英雄 追寻东纵精神
崔培鲁画牡丹花
建党百年画家刘向明讲油画
2019年美国康涅狄格国际视频游戏展览会
拜登与贺锦丽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与副总统
景德镇斗彩瓷器
唐三彩梳妆女俑
2020年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FACTORY PICTURES
StocExpo 2022 image gallery
隋唐时期的邢窑越窑陶瓷
鸿华物流车队
2022年广州美博会-2022广州琶洲国际美博会
2026印尼(雅加达)第15届电子元器件、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2025第十二届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及汽车模具展览会
2027年德国阿赫玛化工展(化学工程、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
北京物联网展普通标展国外预订
WALL-HUNG BASIN ZT-H051
2025第34届【北京】中国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
2026浙江安博会·杭州国际安防产品博览会
意大利里米尼城市介绍
纽伦堡 - 玩具都城
慕尼黑 - 伊萨尔河畔的酒都
法兰克福 - 欧洲金融中心
迪拜 - Dubal
俄罗斯 - 战斗民族和套娃的国家
葡萄牙 - 软木塞之乡
西班牙 - 斗牛士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