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美籍日裔学者福山发表了其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自由民主是世界上最好、也是人类最后一种政治 制度。一方面是因为它符合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苏联东欧共产主义的轰然倒塌,这一理论名噪一时,广为流传。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西方自由民主内部开始发生巨大危机,并深刻影响到作为西方内部秩序外延的“自由国际秩序”。今天,西 方内外部危机互相交织,互相恶化,人们看不到内外危机如何缓和解决,出路在何方。
与此同时,也正是在这段不长的时间里,中国实现了快速和可持续的崛起,不仅催生了内部新制度的诞生,而且开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在剧烈变化的国际事务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世界历史不仅没有被福山所说的西方“自由民主”所终结;相反,中国的崛起开启了新的 世界历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这个并不容易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三大阶段。(美联社)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这个并不容易的历程基本上经历了三大阶段。1949年之前,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再到毛 泽东,数代人经过艰苦的摸索,才找到了解决革命与国家的问题,通过长期的革命和战争实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结束了晚清以来内部积弱内 乱和外部受人欺负的局面。当毛泽东1949年在天安门宣布“中国人民站立起来”的时候,新中国的建设才刚刚开始。
刚刚建国之初,在外交上基本上被发达的西方所孤立,中国只好选择“生存外交”。先是实行“一边倒”政策,和当时的苏联站在一起。 但同苏联交恶之后,中国走向了亚非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打破了西方的围堵和封锁。“生存外交”极其辛苦,但中国赢得了真正的独立自 主外交。这和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并没有对任何国家形成依赖,每一步都是独立的,这为内部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塑 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建国后对制度建设的探索
应当说,建国之后的30年里对制度建设做了很多探索,为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即使是一些失败的探索,也在此 后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不可否认,中国基本国家政治制度都是在毛泽东时代得到确立的,这些制度构架直到今天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毛泽 东之后的中国被称为“改革”的时代,顾名思义,“改革”就是“改进”“改善”“改良”和“修正”等,而非革命和推倒重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邓小平时代”。邓小平一代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中国在短短是40年时间里,书写了 世界经济史上的最大奇迹,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提升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就人均国民所得来说,也已经接近了高收入经 济体。不过,更大的奇迹在于促成了近8亿人口脱离贫困。历史地看,任何社会都有方式致富,但不是任何社会能够找到有效的脱贫方式。在 脱贫方面,中国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也同样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奇迹是在高度开放状态下实现的。如果毛泽东时代实现了一个独立的中国,那么邓小平时代,这个独立的国 家高度融入了世界体系。这个融入并不是今天很多西方人所说的“西方施舍”,而是中国的主动融入。中国并没有步苏联的后尘,“另起炉灶 ”,而是选择加入以西方为核心的世界体系。
正是因为主动选择,中国抓住了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实现了快速的崛起。而其他很多国家未能有效抓住这个机遇,甚至失去了这个机遇 ,这和它们的选择有关。也是因为主动的加入,中国在加入这个体系之后仍然能够维持自己的独立性。和世界体系的互相依赖,并没有妨碍中 国独立的外交和内政。
尽管中国的经济奇迹为人们所称道,但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并不能仅仅以各种经济指标来衡量。无论是中国传统上曾经有过的辉煌,还是近 代西方国家崛起的经验都表明了一个道理,无论是国家的崛起还是民族的复兴,最主要的标志便是一整套新制度的确立和其所产生的外在影响 力,即外部的崛起仅仅只是内部制度崛起的一个外延。
如果光有经济总量,但没有内部制度建设,这样的崛起是不牢靠的,不可持续的。中国近代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例如1820年,中国 经济总量仍然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还强,但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就被英国所打败。
制度是决定性因素。看不到中国的制度优势,既难以解释所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更难以实现未来可持续的发展。但 正是关键的制度因素,很多人就一直看不明白。
近代以来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即使是中国人本身)一直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的两千多年历史归纳为简单的几个词:封建、落后、愚昧 和腐朽。而改革开放之后,人们又把1949年之后建立的制度视为是“落后的”,是需要被改革掉甚至废除的。近年来人们围绕着“中国模式” 所展开的诸多争论,恰好反映了这种思维方式。
与此同时,自“五四”直到今天,很多人一直期待着会从“天”上掉下来一套适合中国的好制度。他们迷信西方制度,总是以西方为“天 ”,以为移植了西方制度,中国就可以轻易崛起和强大。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很多人就简单地归诸于中国学习西方的结果,而根本 忽视了中国本身在开放状态下所进行的制度创新。
没有人会怀疑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当代中国就是一个学习型大国,但如果简单地对西方制度照抄照搬,失败便是必然的。这一点早已经为 历史所证实。二战之后,很多发展中国家简单地选择了西方制度,把西方制度机械地移植到自己的国家。尽管从理论上说,宪政、多党制、自 由媒体等什么都不缺,但在实际层面什么也没有发生,不仅没有促成当地社会经济的变化,反而有效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晚清至民国中国 本身的实践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实践层面,中国的制度变革和这些对西方的迷信,并没有任何有机的关联。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国可以说进入第三阶段,即一个自主的制 度建设和改进时期。如果说十八大之前,人们对中国自己的体制还缺乏信心,不仅不敢正视自己体制的优势,反而认为自己的体制是必须被改 掉的,那么十八大以来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相互配合、相互强化,人们全面评估中国体制的优劣,并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造 就了今天人们所看到的一整套制度体系。
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中国已经形成了“混合经济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三层资本构造”,即顶端的国有资本、低层以大量中小型企 业为主体的民营资本、国有资本和大型民间资本互动的中间层。这个经济制度可以同时最大程度上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种作用。各种经济要素 互信竞争和合作,造就了中国经济的成功。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互相制衡的局面。因为一旦三层资本失衡,无论是国家主义盛行还是市场 原教旨主义盛行,经济就会出现大问题,人们因此必须不断在三层资本之间寻找到一个均衡点。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中国的哲学中,自古至今,发展和管理经济永远是政府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政府承担着提 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应付经济危机、提供公共服务、平准市场等重要责任;而民间资本提供的则更多的是创新和活力。过去数十年中国在构 造了世界经济历史的奇迹,又避免了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和世界金融危机(2008年),和这个经济体制密不可分。
在政治领域,西方的“三权分立”体系为党争提供了无限的空间,造就了今天无能政府的局面。相反,中国在十八大以来,以制度建设为 核心,通过改革而融合了建国以来的基本制度和传统制度因素,形成了“以党领政”之下的“三权分工合作”制度,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察 权。
传统上,“三权分工合作”体制自汉至晚清,存在了两千多年,并没有受王朝兴衰更替的影响。今天,通过创新和转型,重新确立了“三 权体系”,为建设稳定、高效、清廉的治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不过,应当明白,无论是“三层资本体系”还是“三权分工合作体系”,尽管它们已经构成了中国最为根本的制度体系,但仍然有很大的 改革和改进空间。在经济体制领域,诸多问题仍有待回答:三层资本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如果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边界?国家如何保持“中性” ,而在各个方面平等对待不同类型的资本?如何确立法治使得这三层资本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对国有资本来说,更多的问题需要回答, 包括其性质、功能和运行方式等。
在政治体制领域,也需要回答诸多重大问题:“三权”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开放决策权,使其同时具有更高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如何 提高执行权(行政)的效率?如何保证执行权的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免受各种政治的干扰?监察权的权限如何确定?如何保证监察的有效 性以确保廉洁政府?如何防止监察权的滥用而保障执行权能够有所作为?这些都是日后政治改革的内容。
中国制度演进的经验
经验地说,在任何社会,经济形式决定了社会形式,而社会形式又决定了政治形式。三层资本形式塑造着今天中国的社会结构,它本身既 是一个经济秩序,也是一个社会秩序。同时,中国的政治过程又是开放的,不同层级的资本和社会形式都可以进入这一开放的政治过程,参与 政治过程,有序地主导和影响着国家的进程。
尽管一些人对中国制度仍然充满不信任和怀疑,西方的“中国解体论”依然盛行,但如果人们足够现实,就不应该低估中国制度的生命力 及其可能的外部影响力。中国制度演进的经验至少具有三方面的意义。对中国来说,意义在于找到了自己的模式,这是一个经过了一个世纪的 革命和战争(1840年-1949年)、70年的建设探索(1949年-2019年)而得来的模式。如果一些人认为这个模式行将消失,他们将会很失望。
其次,中国经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具有参照意义。中国领导层也公开表示,尽管中国绝对不会输出自己的模式,但中国经验可以为那些既 要争取自身的政治独立,又要争取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提供另一个制度选择。也正因为这样,今天中国和西方(尤其是美国)之间的竞争,越 来越表现为制度之间的竞争,而其他各方面的竞争,往往只是制度竞争的不同侧面表达而已。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经验表明,制度建设不能放弃自己的文明,但需要开放,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凡是文明的才是可 持续的。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文明、文化的制度形式,人们才可以建设一套行之有效和可持续的制度体系。虚心学习他国经验很重要,但学习 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变成他国,而是要把自己变得更好、更像自己。这是普世真理,中国成功了,其他国家也会成功。
第三,对一个失序的西方来说,中国的制度探索也不无参考意义。究其本质来说,今天西方所面临的危机来自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力三 者之间的高度失衡。西方过去的成功来源于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今天,西方经济结构变化了,直接造就了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政治结构不能适 应新的社会结构。对西方来说,如果要缓和和解除目前的危机,就需要重新实现三者之间的平衡。要如何实现这个新平衡呢?
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还在演变过程的这种三层资本体制和三权分工合作体制,如果既可以形成政治、资本和社会三者内部的制衡,又可以 形成政治、资本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外部制衡,从而实现双重均衡及其在此基础上的稳定发展,对整个人类经济政治体制的改进也是一种贡献。
或者说,中国经过70年的创造性探索所造就的一整套新体制,正是适应了今天这个时代的需要。
(原标题:中国崛起与历史的新开端 作者:郑永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

天桥起重
中油工程
HUAWEI
Dahua Technology
3M制造业
陕煤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
Gemtique
延长石油
Germ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
Iteca Exhibitions
IAA Show
LASTON
PALEXPO
QIIE青岛进博会
陕西有色金属
维远光伏产业
IFEMA
长城润滑油
吉祥星科技
天元化工
中杭贸易
PV EXPO
Media Fusion ME
首匠装饰工程
KUNVII
海康威视-HIK VISION
Hannover Messe
HealthCare
Expocentre
Time Out Group
TOSHIBA
大唐旗舰店
National Media
神木职教中心
深圳会展中心
上海进博会:潮货云集 包罗万象
鹏飞万里——纪念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
瑰宝唐三彩:繁华散尽 岁月不老
The Amazing Museum & Gallery
冬季入浴前需提前预热浴室
鸿华物流运输车
Optatec 2022
崔培鲁《艺术传承书画同源》画展采访
見證中國百年動盪與紛爭 兩岸3枚國璽秘辛
唐三彩黑釉马
2019年多特蒙德国际纹身及穿环艺术展览会
奔富顶尖产品之一
法国开始逐步「解封」
纯天然翡翠平安扣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图集】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京盛大举行
国画竹石水仙图
Paper Napkin
2025广州国际大健康博览会【中医药养生健康展览会】
Wonderbra Jump
2026杭州智博会
2023年泰国国际塑料橡胶展览会
日本日立葫芦牌截止阀 进口HITACHI截止阀
2023上海国际医疗制造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
意大利里米尼城市介绍
纽伦堡 - 玩具都城
慕尼黑 - 伊萨尔河畔的酒都
法兰克福 - 欧洲金融中心
迪拜 - Dubal
俄罗斯 - 战斗民族和套娃的国家
葡萄牙 - 软木塞之乡
西班牙 - 斗牛士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