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宣布,9月份全球食品商品价格回落,主要受糖类和乳制品价格下跌带动。
路透社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星期五(10月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28.8点,低于经修订后的8月份129.7点,但较去年同期仍上升3.4%。
在另一份报告中,粮农组织将2025年全球谷物产量预测从上月预计的29.61亿公吨上调至29.71亿公吨。
粮农组织表示,最新预期较2024年产量增长3.8%,为2013年以来的最大年度增幅。
此次上调归因于小麦、玉米和稻米产量前景改善。
健康专家:应少吃肉 以植物源食物为主
一群科学家和营养专家公布了一项全球饮食计划,强调人们应尽量减少摄取肉类,健康饮食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专家委员会根据最新数据和来自30多个国家专家的意见,发布了第二版报告,再次强调了大致相同的信息。医学期刊《柳叶刀》星期五(10月3日)刊登的委员会报告指出,健康饮食“以植物为主,适量摄入动物源性食物,并尽量减少添加糖、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科学家们重申了2019年引发广泛争议的“地球健康饮食”报告。
这项研究再次印证了此前食品行业强烈反对的结论。尽管科学界指出这些建议未能考虑到某些现实因素,例如社会不平等如何阻碍人们获取食物,但他们仍对这些建议表示欢迎。
专家委员会关注的是环保健康的食物来源,但更新后的“地球健康饮食”才是研究中最令人期待的内容。专家们指出,他们在制定建议时参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最终与2019年发布的建议并无太大差异。
法新社引述专家们的总结说,牛肉、猪肉和羊肉的每日摄取量应限制在15克(上次建议的每日摄入量为14克);蔬菜、水果和谷类的每日摄取量则分别为200克、300克和210克;乳制品应占250克;鱼类等海鲜为30克;禽类等白肉则适量摄取。这些数据与此前2019年的建议基本一致。当时专家建议大幅减少摄取肉类,但遭到全球农业与食品业界抨击,认为结论夸大其词、不切实际,甚至与各地饮食习惯不符。
降低慢性疾病风险
研究人员强调,这样的饮食方式与“改善健康状况、大幅降低整体死亡风险、减少多种与饮食相关的重大慢性疾病发生率”息息相关。专家们指出,这样的饮食转变每年可在全球范围内避免约1500万人过早死亡,并将农业排放量减少15%。
彭博社引述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和营养学教授、委员会联合主席沃尔特·威利特(Walter Willett)说:“通过改善饮食,我们可以改善环境,自上次的报告发布以来,现在的紧迫性有所升高。”
食品体系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主要由畜牧业驱动,畜牧业是甲烷(methane)的主要来源,并且消耗土地和水资源。即使世界摆脱化石燃料,仅食品一项就可能使气温升幅超过遏制地球变暖的1.5摄氏度阈值。报告称,富人承担的责任尤为突出:全球最富有的30%人口,要对70%以上的食品相关压力负责。
委员会呼吁各国政府在制定饮食政策时,综合考虑健康与环境目标,以实现全球粮食系统的永续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