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非成员国组成的OPEC+原则上同意于9月再度大幅增产,完成此前暂停供应的全部恢复,力图重夺全球市场份额。此举标志着OPEC+政策立场的重大转变,从此前维稳油价,转向积极释放产能。
彭博社报道,知情者透露,沙特阿拉伯及盟国拟于星期天(8月3日)通过视频会议,正式批准9月新增日产54.8万桶的产量。这将彻底逆转2023年由八个成员国实施减产220万桶的日产量,包括阿联酋正在逐步落实的额外增产配额。
这一轮增产行动,反映出OPEC+由守转攻的策略调整。面对地缘政治紧张与旺季需求走强,联盟选择放宽供给,既为油价和汽油期货提供了缓冲,也为力求缓解通胀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带来了政治利好。然而,增产亦可能令市场在今年稍晚面临供大于求的风险,挑战日益凸显。
实际上,OPEC+早在上月会议中初步决定恢复日产220万桶的产量。目前,市场焦点已转向下一阶段,即尚未恢复的日减产166万桶部分,按计划这将持续至2026年底。
RBC资本市场商品策略主管克罗夫特指出:“随着自愿减产220万桶的日产量接近尾声,我们预计产油国会暂停进一步增产,评估市场状况及宏观经济走势。”
今年4月,OPEC+曾意外宣布提前恢复部分减产供应,令油价重挫至四年来低点。当时,市场仍在消化美国总统特朗普高调宣布“解放日”关税计划所带来的冲击。此后,OPEC+连续多月实施大幅增产,7月更进一步提速。
近期,受到夏季需求推动,油价已收复部分跌幅。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上周五报收每桶70美元下方,年内累计下跌6.7%。但分析警告,随着供应持续增加,加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抑制需求,油市恐于年底前再度陷入供应过剩。美国零售汽油价格上月亦小幅回落。
此轮增产决定,也是在特朗普施压俄罗斯之际做出的。特朗普威胁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以迫使俄方在乌克兰战事中迅速停火。若俄油出口受阻,或推高国际油价,进而与特朗普压低油价、促美联储降息的政策目标形成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