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联办的2018中新人工智能(AI)高峰论坛6月1日将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举行,论坛以‘深度视野、对话未来’为 主题,邀请中国新加坡两地政、学界和企业代表,围绕AI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AI行业发展等课题展开深度探讨。
过去两年,中国的AI产业在资本和行政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欣欣向荣,繁荣景象背后,关于AI需要冷思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接受《联合早报》采访的专家学者担忧,政府对AI行业强力的行政干预,将扭曲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导致AI挤泡沫的过程变得更困难;
业界则认为,中国AI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缺少应用能力的AI公司将首先被淘汰出局。
受访学者对于大浪淘沙过后的中国AI行业依旧充满信心:‘虽然现在有泡沫,但只要市场能实现优胜劣汰,留存下来的企业必定会更强大。 ’
2016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lphaGo)在一场“人机大战”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韩国顶尖围棋高手李世石。AlphaGo的成名在 全世界掀起新一轮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关注。
这场“人机大战”过后,总部设在上海的独角兽企业依图科技创始人朱珑在一场演讲中开玩笑说:“AlphaGo之后,我们从3月份开始融资 ,4月份(估值)可以加1亿美元(1.34亿新元),5月份可以再加1亿美元,6月份可以再加1亿美元。”
企业家的自信投射出中国对AI行业的高热度。过去两年,在资本和行政力量的双重推动下,中国的AI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对AI的 热忱洋溢在企业家、投资者、政府、科研机构,甚至是普通人群中。刷脸支付、机器翻译、语音助理、智能医疗、机器阅卷,各种AI应用不断 涌现,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数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AI市场规模达到216.9亿元(人民币,下同,约45亿新元 ),同比增长52.8%,今年预计上升到339亿元。
市场的竞争也在白热化,除了各类AI企业开疆扩土,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谷歌等国际科技企业还到中 国成立AI研究中心。
然而,繁荣的景象背后,关于AI需要冷思考的呼声也越来越大,AI会不会像前几年大热的虚拟现实(VR)和共享经济一样在高潮过后褪去 光环,开始引发质疑。

“吃了激素的虚胖”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兼苏州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凌晓峰受访时指出,中国的AI产业面临的一个 风险是“吃了激素的虚胖”,他甚至大胆预言,这个行业在一两年内会走向低谷。
凌晓峰说:“中国AI行业总的来说是在向前发展,但当中吹嘘出来的水分也很多。当预期被过度抬高,甚至被虚假的信息冲昏头脑,大家 一旦发现技术达不到预期,反而会让行业掉入低谷。”
推助AI泡沫的一个原因是资本市场的疯狂追逐。腾讯研究院与IT桔子去年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显 示,美国AI公司总融资金额达978亿元,占全球总融资50.10%;中国以635亿元排第二,占全球总融资额33.18%。
虽然总融资额尚未赶超美国,但中国AI企业更容易得到资本,平均获投率达到69%,美国则只有51%。IT桔子的另一份报告也显示,AI行 业目前在中国的获投率比其他行业高出两到三倍。
此外,中国AI企业的早期获投时间更短。美国AI公司从成立到种子或天使轮融资的平均用时为14.8个月,在中国则只要9.7个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副教授胥正川向《联合早报》指出,中国的资本市场资金充足,能够推动行业发展,但因为欠缺 成熟度,因此一有风口就会趋之若鹜。
他说:“中国的风险投资喜欢扎推,而不是寻找真正的比较优势。盲目追捧的一个结果就是泡沫越吹越大,你会发现很多项目其实是在忽 悠,最后都会失败。”
AI成为“万能标签” “伪AI”乘机融资
资本的追逐也让AI成为“万能标签”,吸引大量“伪AI”企业前来蹭热点,希望借着风口取得资本。这背后的一大原因是中国的资本非常 充裕,许多机构都抱着“宁可投错不可错过”“万一赌对了”的心态,在投资决策中带有很大的冒险心理。
中国知名AI企业科大讯飞轮值总裁陈涛日前接受本报专访时就指出,不同的风口下都会出现泡沫,AI行业也不例外,目前的中国市场甚至 存在不少用AI做外壳包装出来的企业。
陈涛认为,中国AI行业未来的发展不能依靠概念,应用是硬道理,要设法开拓应用场景,切实解决社会问题,坚持走“AI+实体经济”的发 展道路,这才是一家AI企业应该肩负起来的历史使命。
中国AI行业进入“洗牌期”
业界普遍预期,中国AI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缺少应用能力的AI公司将首先被淘汰。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去年已公开指出:“AI项 目(融资热)是2017年上半年开始的,融资差不多够花18个月,2018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事实上,AI行业去年已开始整合,虽然初创企业的兴致仍高,倒闭的案例也不断涌现。据中国媒体报道,消费级机器人领域的易致机器人 、语音助理领域的智能万事屋和应应—雨恒矩阵、无人机领域的斯凯智能等创业企业,都在去年被列入“死亡名单”。
不过,受访的学者对于大浪淘沙过后的中国AI行业依然充满信心。胥正川说:“虽然现在有泡沫,但只要市场能实现优胜劣汰,留存下来 的企业必定会更强大。”
专家:政府行政干预将扭曲市场
受访的专家担忧,政府对AI行业强力的行政干预将扭曲中国AI市场,让挤泡沫的过程变得更困难。
中国去年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AI,从国家层面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AI在内的新型产业。同年7月,中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确立国家层面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见表)。
顶层设计出炉后,地方上纷纷跑马圈地,紧锣密鼓地展开产业布局,推出各种AI招商引资和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AI创新示范区、AI产业 园区、AI产业基地,各种以AI为名堂的产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各地应运而生。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单单是上海、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高新区三地的AI产业政策提出的2020年产业规划总产值,就已经达到 1600亿元(人民币,下同),超过中国国家层面提出的1500亿元目标。
学者:政府盲目补贴加剧泡沫化风险
行政力量支持产业发展的做法引发担忧,有学者呼吁政府尊重市场规律,谨慎介入AI产业发展,尽量扶持基础性和企业不愿做的项目,而 不是盲目补贴和拉动。
胥正川警告,各地政府一窝蜂地发展AI产业,不仅无法形成产业集聚,还会导致资源浪费,引发无序的同质化竞争。
他说:“地方政府如果为了政绩,通过高额补贴推进AI产业,只会导致产业畸形发展,加剧泡沫化的风险……应该让市场发挥主导作用, 那些正常存在的泡沫,通过市场优胜劣汰会慢慢被挤出去,补贴只会扰乱筛选的过程。”
中国AI三步走战略目标
(金额皆为人民币)
■2020年
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2025年
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2030年
AI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018中新人工智能高峰论坛
由新加坡《联合早报》与有关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中新人工智能高峰论坛,6月1日将在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举行。
论坛以“深度视野、对话未来”为主题,邀请新中两地政、学界和企业代表,围绕AI带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挑战、AI行业发展等课题展开 深度探讨。
新加坡财政部长王瑞杰接受《联合早报》邀请出席论坛并做开幕致辞。王瑞杰也是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联合主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大学、科技设计大学、理工大学等学府学者将在论坛上分享AI科研成果,科大讯飞、依图科技、安世科安防科 技、安德科技等两地AI领军企业将从语音、人脸识别、安防、医疗等领域,分享AI的应用。
论坛由南京市政府、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主办,获得新加坡全球创新联盟(GIA)的支持,《联合早报》是联合主办单位,并由新加坡南京 生态科技岛管委会和生态岛开发公司承办。
中国缺“芯” AI行业外强中干?
中美两国过去两个月的贸易摩擦激化,在中国引起缺“芯”焦虑,这也让中国AI产业陷入新一轮思考:缺少高端芯片制造能力,中国的AI 行业是否外强中干?
由于访问正值中美因贸易争端剑拔弩张之际,多家AI企业受询时都不愿置评缺“芯”可能带来的影响。个别企业表示,公司与美国芯片制 造商有诸多合作,希望在敏感时期尽量低调。
高端芯片制造能力是中国AI最大软肋
有分析指出,AI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算力、算法、数据和应用场景等因素。中国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在教育、医疗、安保等领域都有许多问 题有待用科技解决,中国的AI行业因此在数据和应用场景上占据优势。
在算法上,中国AI企业也在赶上,一些甚至成为全球领头羊。例如依图科技去年在美国情报部门属下研究机构主办的全球人脸识别挑战赛 中战胜各国代表,夺得人脸识别算法检索准确率冠军。
但由于缺少核心硬件,算力成为中国AI企业的一大局限。胥正川说:“AI需要数据,中国有;算法中国也不差,但AI高度依赖计算机的速 度,没有高端芯片,中国在算力上就比较差。这也是中国AI行业最大的软肋。”
他分析,中国多年来借助全人类基础研究的成果,把重点放在应用类研究。“好处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快,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展 ,但这导致中国形成一种急功近利的风气……核心技术的发展要耐得住寂寞,如果大家都抱着想赚快钱的心态,不肯沉下心去做,很难研发出 好的芯片。”
陈涛在受访时也指出,目前机器深度学习必须依赖GPU、FPGA等芯片,而美国等芯片制造商在这些硬件上已有长期技术积累,中国在高端芯 片的设计、加工等领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但他相信,中国在转换赛道后实现核心技术超越并非没有可能。陈涛强调,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美同步进入“无人区”,但依托中国的人 才优势、制度优势和技术优势,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优势将更明显。他说:“这会让大家站到一个全新的竞技场,通过持续创新和应用 驱动,中国企业有可能领跑世界。”
工信部出台政策追赶核心技术
中兴危机发生后,意识到核心技术软肋的中国最近不断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并开始在芯片等领域加大攻坚力度。有消息指,中 国工信部等部门将针对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和智能传感器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陈涛指出,“中兴事件”让大家意识到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需要从国家、社会和企业等多个层面深入思考,应想办法重点攻关。他认 为,美国和中国在AI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方面各有所长,在竞争中也有合作,两者相结合才能促进全球AI的快速发展。
他说,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各种应用场景,这对美国的基础产业发展同样有拉动作用,“你不能硬生生地把应用和核心技术切割开,大家 是相互之间依存的,否则结果会是‘你也倒退,我也倒退’。”

天桥起重
中油工程
HUAWEI
Dahua Technology
3M制造业
陕煤化工集团
中国石油
Gemtique
延长石油
German Machine Tool Builders Association
Iteca Exhibitions
IAA Show
LASTON
PALEXPO
QIIE青岛进博会
陕西有色金属
维远光伏产业
IFEMA
长城润滑油
吉祥星科技
天元化工
中杭贸易
PV EXPO
Media Fusion ME
首匠装饰工程
KUNVII
海康威视-HIK VISION
Hannover Messe
HealthCare
Expocentre
Time Out Group
TOSHIBA
大唐旗舰店
National Media
神木职教中心
深圳会展中心
EUROGUSS 2024
5G+区块链可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
2020年意大利米兰国际自助贩卖机展览会
2021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水墨葡萄90万成交
全世界酷炫商品亮相第二届进博会
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
法称或就美关税威胁向世贸组织申诉
外国工艺美术史——古代埃及陶工艺 清华大学张夫也
“中国军工”亮相2019年泰国国际防务展
冬奥会火炬在北京传递
航空润滑油
中俄南非三国在开普敦举行海上联合演习
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珠宝交易展览会
刘明鉴具象艺术品欣赏
副市长李二中一行考察深圳氢蓝时代动力科技公司
芝加哥举办节日灯光秀
SQUATTING PAN ZT-409
2022年广州美博会-2022广州琶洲国际美博会
TWO-PIECE TOILET ZT-080
2024年阿曼油气能源展览会
2026广州生物医药展览会
聚乙烯塑料储罐
PEDESAL BASIN ZT-888
个人艺术钻石展预约
意大利里米尼城市介绍
纽伦堡 - 玩具都城
慕尼黑 - 伊萨尔河畔的酒都
法兰克福 - 欧洲金融中心
迪拜 - Dubal
俄罗斯 - 战斗民族和套娃的国家
葡萄牙 - 软木塞之乡
西班牙 - 斗牛士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