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热潮降温,从美国曼延至全球,就连中国市场也受到冲击,研究机构AlixPartners甚至预估,中国现有的车商高达129家,但到了2030年仅剩下15家活着,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华尔街日报指出,电动汽车热潮降温从美国开始,停止电动车补贴措施,拉高车商监管标准;加拿大延后电动汽车销售目标,原要求2026年起20%的新车销售需为电动车或插电混合动力车,最终达2035年所有新车必须为电动车或插电混合动力车。
欧盟则在汽车制造商的压力下,比原计划提前一年、重新检视2035年实现汽车零碳排的目标。咨询机构McKinsey合伙人Patrick Schaufuss指出,大家逐渐意识到,转型没办法像想像中那么快,不像智能型手机一样快速普及。
通用汽车周二表示,由于电动汽车销售重挫,将计入16亿美元的财务损失,接下来会重新评价产能,可能还会出现更多亏损。日产美国董事长Christian Meunier则提到,务实主义在消费者之间成为主流,电动车虽是好的解决方案,但不能强迫消费者接受。
中国车商则必须在过于饱和的市场中找寻机会,研究机构AlixPartners预估,到了2030年只会有15家车商存活,囊括约75%的市占率,平均销量约为每年102万辆。
该机构并未公开能够存活的车商名单,普遍认为,背后有大金主,或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佳的大企业能够撑到最后,但目前除了比亚迪与理想汽车之外,并没有其他上市汽车商能够实现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