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0日报导,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高品质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记者会,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以「突破」「齐全」「创新」、「共赢」四个关键词概括「十四五」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成效。强调规模大、势头好,中国已经成为举世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国家之一。
孙书贤提出,关键词第一组是「突破」。海洋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万亿元,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深圳、上海、青岛等现代海洋城市的海洋功能优势不断增强;福州、厦门等示范区围绕海洋资源配置、金融创新、生态保护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发挥重要引领作用。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比「十三五」末增长34%,占中国生产总值7.8%,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稳增长重要力量。
二是「齐全」。中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之一,中国已经拥有全部15个主要海洋产业,15个主要海洋产业都是规模大、势头好,比如海洋水产品总产量已经连续36年稳居世界第一,餐桌上海产品越来越多,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海洋油气成为增储上产主力,2024年海洋原油增量占中国原油增量70%以上。海空装备市占率2024年占全球50%以上,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已超过每天290万吨,其中天津滨海新区已建成中国首条全国产的海水淡化生产线。
中国的海洋药物研发能力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自主研发海洋药物占全球已上市品类28%,其中厦门市已上市全球纯度最高的氨糖药品。海洋能技术装备进入世界第一方阵,浙江舟山万亿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连续并网时间和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海运量和集装箱输送量占全球的1/3,海洋旅游2024年产业增加值达1.6万亿,邮轮旅游、海洋研学热度高涨。
三是「创新」。科技创新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第一动能,中国首艘排水量达4万2600吨,鑽深达1万1000米的「梦想号」正式服役,综合钻探性能全球领先。建成全球首座10万吨级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爱达·魔都号」邮轮、「海油观澜号」浮式风电、「奋斗者号」深潜器等相继建成使用。全潜式深远海养殖「深蓝一号」,大型养殖工船「国信一号」交付使用,全球首座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持续稳定运行。
四是「共赢」。蓝色经济已成为合作共赢新领域,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蓝色经济合作协定,建立30多个区域或双多边合作中心,实施100多项「小而美」务实合作项目,与东南亚国家开展海藻综合利用项目,为当地减贫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海运航线和服务网络遍布全球,2024年海运出口額达27.5万亿元。